学生工作
学习园地

【文传大讲堂】沈杏怡:“突发新闻报道中的女性视角”

6月13日下午两点半,在二教A106教室举行了一场主题为“突发新闻报道中的女性视角”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沈杏怡。她作为一名资深记者,有着数次社会热点追踪报道事件的经历,讲座一开始,便直接切入主题,全场的气氛十分轻松,开门见山的演讲风格赢得同学们的喜爱。  

沈杏怡首先谈到新闻的形态。在课本上,新闻也许被分为更多专业的形态。但在实际操作中,新闻大体上分为两种形态,动态新闻(以突发报道为主)和静态新闻(以非时效性报道为主),而动态新闻可以找到切入点,衍生成深度调查。

突发新闻的字面意思,是指任何突然发生的、动态的新闻。典型的突发新闻如杭州保姆纵火案和最近频发的砍人事件等,动态新闻转化为深度新闻:奔驰女车主事件。而突发新闻中最难的点就是——突破。

沈杏怡提到讲述记者的影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她表示自己作为一名记者,对剧情“强烈不满”,这是因为嫉妒主角轻而易举的在身边就能找到当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突发事件的核心当事人很难,让当事人开口讲故事更难。

在报道杭州保姆纵火案时,她讲述自己如何还原了纵火保姆莫焕晶。事发当天沈杏怡和同事分工合作,她的同事前往杭州,在几经波折下采访到了女主人的哥哥获取到第一手信息,她负责在后方从同事传回来的信息中寻找突破点,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查到了和莫焕晶相关的经济案件纠纷,最后她从莫焕晶老家同村人那里得知到莫焕晶喜欢赌博。这些信源相互佐证,沈杏怡断定莫焕晶是为钱作案,而并非网上所传与林生斌先生有不正当关系。从事发当天接近核心到第二天抵达核心,她和同事一前一后,相互配合,多方寻求证据,最后击碎谣言,还原事实本身。

她在“翟欣欣苏享茂”一案中耗尽一年时间才得以和翟欣欣本人联系,完整了事件。在寻找翟欣欣的途中,沈杏怡第一步在网上找到线人,查到相关信息去问询,步步深究,步步深思,辨别思考线人提供线索的真假性,最后用质疑的态度去求证,让当事人开口,找到真相。沈杏怡说这里面有一个万变不离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做记者一定要脸皮厚”。

沈杏怡指出“话术”是记者采访中非常重要的技能,这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话术的核心即是要把握受访者的情绪和引导受访者适当表达。当我们在谈论“采访”时,我们在谈什么?她认为不是每一个受访者,都会讲故事,受访者大多带着故事而来,记者要做的,是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去协助受访者条理清晰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记者要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质疑”是记者的本能,不能被受访者情绪带走。

一篇新闻报道,是采访和写作的结合。采访是去发现一个真相,写作是去呈现一个真相,在采访过程中,你所了解的不一定都是真相。真相=采访+质疑+求证,新闻写作,需要的是冷静客观去呈现真相,而不是带着情绪去渲染文本。

沈杏怡指出让一个人开口通常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找准突破对象诉求,第二刺激“痛点”(阐述利弊),第三尝试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正是这个方式让她成功“撬”开了当事人的嘴,完成了事件报道。

沈杏仁认为在同一个选题里,男性和女性关注点存在差异。女性作为采访者的优势在于,侵略性更低,容易接近。当受访者在面对女性记者和男性记者时,他可能更愿意选择女性记者来采访,这是一种性别上的先天性优势。其次女性作为记者,可以适当锻炼自己的共情能力。在于受访者的交流中,女性记者更容易和受访者达到心灵上的共情,这来源于女性本身感情就比较细腻和有更多的耐心可以去引导受访人,在采访过程中,受访人慢慢会把记者当成朋友一样去“聊天”,这对于完成采访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现实采访中并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给你优待,她提到自己在前几年采访泸州某校园事件时,曾被当地警方关进过派出所,所以并不会有人会因为性别而给你特权。

讲座现场,沈杏怡说到了记者的意义:新闻这条路上永远有更新不完的人间冷暖和奇闻异事,或让人愤懑不已,或让人悲伤遗憾。而记者需要做到固守自己的方圆,时刻提醒自己,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出发,找到事实真相。

在最后的答疑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一位同学提出:“如何避免因为事件本身影响采访心态?”沈杏怡回答:“作为记者,要时刻提醒自己,永远从观察者角度出发。”又有一个同学问道:“记者在道义和职业操守中应该如何选择?倘若你面前有人发生意外,你会选择救人还是放弃事件?”沈杏怡毫不犹豫回答:“救人。”并说了句让全场同学人热泪盈眶的话:做新闻,先做人。

本次讲座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和新闻行业资深记者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为大家以后的新闻工作指明了方向。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表示在此次讲座中,收获颇丰,深刻领略到了一位资深记者的个人魅力,也感受到了新闻事业探索质疑的求证精神,必定会牢记沈杏怡“先为人,再为记者”的教诲,并为之不断努力。